永安发现建县前元代本地山林契约

安安  2014/10/18 11:02:05  8781点  永安之窗
  日前,一份距离永安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建县前约123年,距今已685年的元代山林契约文书在永安被发现。该契约为元泰定六年(1329年)己巳年十二月,内容为三十都大陶洋“卖尽山契人李仁坊炉首郑国宝同侄淑圆原有置山场”,凭中“卖予二十九都梧桐岭住人吴大三拾郎”的契约,山价银捌佰伍拾贯,同时出现的还有该地的一批明清契约。
  元泰定帝——名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276年——1328年),讳名伊苏特穆尔,显宗之长子,裕宗之孙。公元1323年被拥为帝即位,死于公元1328年,时年53岁,在位时间仅5年。
  元朝泰定皇帝去世后,元朝大臣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迟迟不立年幼的太子阿速吉八即位,并把阿速吉八赶到上都,在大都(今北京)拥立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1328年农历九月,服侍阿速吉八的丞相倒剌沙闻变,立刻将刚满9岁的阿速吉八拥立为皇帝,改元“天顺”。农历十月十三日,文宗派燕帖木儿进攻上都天顺朝廷,倒剌沙战败身亡,阿速吉八下落不明,不知所终。在位仅一个月。
  天高皇帝远,千里之外的闽西北乡里人,在订立此买卖山林契约时,仍然将其年号写为“泰定六年”。当时,永安尚未设县,契约中所出现的三十都、二十九都,均为沙县的原有属地都名。景泰年间永安划沙(县)尤(溪)之地设县,沙县划出二十四都的部分区域,以及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二十七都 、二十八都 、二十九都 、三十都、三十一都 、三十二都等共8个都。永安未作改动仍沿用该县的旧都名。
  这份元代契约,从纸张质地到契约行文均尽显元代特色。元朝币制最大的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因此在该山林买卖时,即使用的“钞银”交付结算。契约书写责权分明,“四至”等表述得十分清楚详细,在契文中所提到的地名,现在有的还在继续使用,如大陶洋、江地洋、大马寨、苏地、双溪口、长岐岭、社虎凹、马头下、甘草洋、梧桐岭等。
  永安是中国契约学研究的发祥之地,傅依林先生是该项学科重要的奠基者。他在抗战时期,在永安黄历乡村土屋内发现数百份明清契约,开始了对契约文书的最初研究,这批契约文书和他发表的论文,长期成为我国院校和学界研究的对象及重要的基础理论。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我的声明

安孝义   6年前   46666点

西洋红

安孝义   6年前   49180点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总论

安孝义   6年前   56799点

永安发现红军中央警卫师标语

安孝义   7年前   34727点

罗坊《立议团练保甲章程字》契约文书

安安   7年前   7843点

清同治六年格式化木版契约

安安   7年前   9058点

燕江向北流的河

安孝义   7年前   15101点

永安契约文书中的“叚”与“段”

安安   7年前   7921点

永安专署中心卫生院腰鼓队老照片

安安   7年前   6462点

太平军红钱会攻陷永安城记

安安   7年前   11699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