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文革开始后,县京剧团自发更名为“红旗剧团”,并分裂形成了两大派群众组织。其一为“永安大联司新文卫红旗剧团丛中笑战斗队”,简称“丛中笑战斗队”;另一为“福建省永安京剧团革命造反委员会”,简称“京造会”。
京剧团的两派群众组织分属永安大联司和永安革造会,都是文革时期本地区较为活跃的群众组织。永安京造会占据北门剧场并以此为据点,书写“文功武卫,自卫有理。有来犯者,棺材自备。”等极具挑衅的口号。前期不同观点的双方以高音喇叭、石块等相互攻击对抗,后引发大联司组织攻打京剧团的武斗事件。
永安大联司经过精密的谋划,选择夜间切断剧场电源,从机关幼儿园侧翼破墙攻入。事后大联司还开放剧场,组织“革命群众”参观所谓“京造会”的罪行。墙上和天花板上的弹洞,还用红色油漆画出来,一些棉被、衣物及武斗用品狼籍一片。这场武斗双方都投入了真枪实弹,大联司在人员数量、武器装备、时机选择等方面,均占有绝对的优势,未造成人员死亡。
这场武斗之后,永安革造会失去了城区的一个重要据点,势力范围逐步退出了永安市区。
永安县京剧团的两派群众组织,早已灰飞烟灭。当年的造反派骁将,在这场逝去已久的武斗中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如今,廉颇老矣!他们将在相同的记忆里,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这段难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