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集永安市历史契约文书的时侯,其间经常夹带有一些古代善男信女,捐赠给庙宇香火钱的喜捐红单。日前,一批小陶乡镇的百余张清代、民国的契约文书,内有就有一张红色的小纸条,题头为“百丈岩”,屈指距今约有127年,它立刻引起我浓厚的兴趣。
该纸条为红色土纸,约9x21厘米,木版印刷。清光绪14年(1888年)戊子年10月17日,连邑(连城县)郑地乡余林仙公,捐银壹员(圆)柒钱贰分正。这位算是有点大款的香客,他出手喜捐的应该是一枚总重量为库平7钱2分,含纯银6钱4分8厘,可当作壹元钱使用的光洋,如其背面有镌盘龙图案,亦可称为“龙洋”,这在当时应该算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此外,这位连城的余林仙公,为了“下年到百丈岩取火”,还再捐了“香信钱”肆佰文,如此一番下来,还真是破费不少。连城郑地乡与永安小陶毗邻交界,在一些清代契约上显示“郑地”,为永安三十都管属地界,多为余姓家族聚居地,估计是两县辖区的“插花”连接地带。
这批百余份契约,记载显示的地名有:郑地、石峰、枣溪、矶仔头、溪口、肥坑、大垄、石坂头、池冬口等,其内容包罗万象,有土地买卖、山林交易、钱款借据、田赋执照等。
永安的明清契约文书,可谓十里内容不同,百里形态各一,真是及其丰富多彩。抗战时期,傅衣凌先生在黄历乡发现的三百余份明清契约文书,多为冯姓家族的土地租佃买卖,而其周边乡镇如小陶、洪田则有山林买卖、竹木砍伐等,贡川、上坪多为笋竹交易,大湖养鱼造纸,这些百年故纸都见证了永安历史的发展脉络,而这张喜捐红单则是别开生面,传述了本乡本土的民间道教神祗的信仰文化。
百丈岩,峰峦之雄、山色之秀,涧水之清,花草之美,给人“人经悟后身同幻,境到幽时世觉浮”之感,自古就有“世外桃源”的美称,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永安明万历版和清道光版的《永安县志》记载:“马氏名五娘,二十七都铜盘人。父马大相,母罗氏。广道元年正月十五出生,容貌丰美”。“百丈岩,栟榈桃源洞之后,一派巉岩,仰视疑若无路。过桥,陟石蹬,扪鸟道而上,径曲天然,引人入胜。上有瀑布,下注如雨。岩顶中开一洞,前竖高阁,旧为马氏姑嫂姐妹升仙处,后人即此祈之,灵迹显著”。
2015年9月1日(农历七月十九日),是永安桃源洞百丈岩马氏仙姑诞辰1000年纪念日,百丈岩马氏仙姑庙的善男信女,举行热烈隆重的纪念仪式活动,各地前来圣洁之地观礼朝拜、烧香求神的信众川流不息。
本地民间传说:“马氏仙姑原名马五娘,正月十五吉日出生于离百丈岩不远的铜盘村。其父马大相好逸恶劳,因此,家境清贫。五娘天生丽质,美貌善良、远近闻名。十六岁时,马大相将五娘许给了富裕人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临出嫁前,五娘突然患病,长了一身毒疮,马大相收拿了人家的彩礼,不许推迟婚期,于是硬逼女儿带病出嫁。来到婆家,刻薄恶毒的婆婆和其丈夫见新娘原来是一个浑身毒疮的丧门星,便立即毁约退婚将五娘送回马家。五娘病情日益加重,马大相残酷无情,见女儿已不再是摇钱树,便请来了凶徒恶棍,将奄奄一息的五娘投入铜盘溪(即桃花涧)。此时,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洪水顷刻间吞没了五娘。当五娘顺着桃花涧,被冲至桃源洞口,正要被卷入沙溪河的时候,沙溪河水突然猛涨,回水逆流把五娘又冲回百丈岩下涧水边的石头上。雨过天晴,洪水退尽,阳光照射在五娘的身上,五娘苏醒了,她睁开眼,看见周围秀丽的景色犹如仙境一般,她惊奇地发现身上的毒疮全部消失了。五娘从此就在这超尘脱俗的百丈岩静心修炼。终于有一天,百丈岩上空的云层中,射出一道霞光,九天玄女在云头上对着她微笑,并抛给她一个仙果,她吃了仙果后便飞升成仙而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纯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在百丈岩悬崖洞穴里建起了这座“马氏仙姑庙”。
永安桃源洞百丈岩马氏仙姑庙,虽为地方道教神庙,却因其历史久远、声名远播,周边县市的善男信女,无论是求财、求子,还是驱邪灭崇,祈求平安,皆无不灵验,故区域甚广,信众颇多,香火延绵火历经数百年而经久不衰。周边各地信众,还纷纷前来虔诚移接神庙香火,如沙县的七仙洞仙奶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它既是永安桃源洞百丈岩马氏仙姑庙分灵,主神供奉仙奶(马氏仙姑)。
这张新近发现的百丈岩马氏仙姑庙,百年前的香火喜捐红单,它历经了人世间的几多浮云、拾来皆珍宝。百年沧桑,见证了马氏仙姑神庙信众虔诚、香火远播的真实历史。真所谓:百年无废纸,拾来皆珍宝。
一纸喜捐红单,好似轻烟袅袅、穿越时空,桃源洞百丈岩之美,马氏仙姑之美,永安之美,引发人们多少美丽遐想。正是:蓝天白云百丈岩高,青山绿水桃花涧长;闭目合掌虔诚祈愿:仙姑灵验佑我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