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不应沉默的抗战歌曲——《永安之夜》

  2015/9/28 17:53:18  14630点  永安之窗

战时的下渡,如今已是高楼林立

歌曲

词作者卢前,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校长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旧址

永安苏区红歌队在燕城公园义务演唱

曲作者尼哥罗夫(左一)

  “燕溪水,缓缓流,永安城外十分秋。月如钩,钩起心头多少愁,潮生又潮落,下渡照孤舟。吹南管,长夜何漫漫,有人正倚栏。明月好,好月供谁看,一笑回头问吉山,山中流水几时还。山不语,水向东流去,写出愁人句,今宵没个安排处……”

  8月20日,在永安市政协文史委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吟诗会上,抗战歌曲《永安之夜》再次被唱响。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解读《永安之夜》这部作品,具有异常鲜明的时代气息,很自然地追忆起我们的民族,走进70多年前的永安——

  1938年福建省政府迁到永安后,永安被日本侵略军当作重要攻击目标。据史料记载,1938年至1943年,永安先后遭受日机12次狂轰滥炸,不足2平方公里的永安山城,遍体鳞伤,血肉横飞。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大批爱国进步人士、革命知识分子云集永安,他们以笔墨作刀枪,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活动。抗战文化,在当时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它与战时的重庆、桂林互相配合、遥相呼应,成为国统区抗战文化基地之一。设在永安上吉山村的国立福建音专的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卢前作词、尼歌罗夫谱曲的《永安之夜》等一大批抗战歌曲当年犹如燃烧的音符在永安上空律动。

  正如1940年4月25日在永安出版的《现代文艺》发刊词中所阐述的:“它保留下一个伟大民族的苦斗中的血肉与呐喊,保留下人类最善的希望与进步的脚迹”。战争毁灭了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文化。《永安之夜》激起人们对山城深沉的爱,对侵略者刻骨的恨,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一直在永安人民心中余音绕梁。

  永安人不会忘却词、曲创作者卢前和尼哥罗夫。

  卢前,江苏人,被称为“江南才子”。1942年9月,时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卢前作词的《永安之夜》无不源于內心,抒发的感情如燕溪之水纯净、明朗剔透。也使得这部作品始终能与身处抗战前沿的广大民众的心理需求相互合拍,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刘主席今夜亦莅场听乐,戎装军服,不减检阅场上英姿,此时也鼓掌赞好,使亲自指挥之尼哥罗夫教授频频点头答谢!尤使会场声色。”这是当年对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听《永安之夜》时的描述。这首歌词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语言的精彩性等方面都为作曲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学基础。

  曲作者尼哥罗夫是保加利亚人。二次大战时,他来到日本,因时局变化回不了欧洲,转赴上海。1940年9月,34岁的尼哥罗夫应聘为省立音专小提琴教授。

  “明月好,好月供谁看,一笑回头问吉山,山中流水几时还”,寥寥数语,营造了一个音乐性的意境,展现了一个音乐性的创意,撩起了曲作者的音乐创造冲动而欲罢不能,永安的抗日风云,永安的山水给尼哥罗夫留下深刻印象,萌发乐思,为《永安之夜》谱了歌曲。《永安之夜》后又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重奏曲、管弦乐曲。《永安之夜》以不变的旋律,经历了战火的冼礼,燕江两岸,吉溪上下,歌声处处可闻。

  永安抗战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沧桑痕迹。《永安之夜》真实记录并反映了抗战时期永安人民苦闷而不颓废的生活,有着很深的时代印记,传唱《永安之夜》,人们再一次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跳跃。(林文斌魏兴谷余尔望童长福)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民警做小事感动八旬大娘

廖昌照   5月前   24123点

永安市妇幼保健院党支部开展“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大家谈主题党日活动

陈艺芳   8月前   37596点

永安交警救人不留名 单位感动送锦旗

廖昌照   9月前   27522点

刘振福:一路坚守,助力平安出行

廖昌照   9月前   31462点

永安交警做好开学季“护学岗”工作

廖昌照   9月前   28566点

交警多用情 伤者心不累

廖昌照   9月前   33332点

永安强化春运路面客运车辆安全检查

廖昌照   10月前   37300点

上坪雪景引游客 永安交警值守保平安

廖昌照   11月前   46040点

永安开展学生违规驾车整治工作

廖昌照   11月前   35435点

铁骑开道送医 家属送锦旗致谢

廖昌照  苏悦   11月前   36019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