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农的小院堆满了刚挖回来的竹笋。
又到了冬笋“闹”市的季节,记者来到永安这个著名的中国笋竹之乡,探访今冬永安冬笋的长势、销售和永安竹农打理竹山的奥秘——
12月15日,节气将进入冬至。永安竹山雨雾缭绕,空气湿冷。竹林路旁,停着竹农家的摩托车、三轮运输车,却见不着人影。当地人说,竹农都往竹林深处去了,他们在那里挖冬笋。
冬笋是冬季餐桌上最时新的一道菜,它也是永安竹农一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安市林业局竹子中心主任曹碧凤对记者说:“竹农主要靠笋竹收入,而冬笋的收入又占到笋收入的一大半。”她形象地说:“有位竹农曾自豪地讲,他家挖两年冬笋,就可以付清城里买房的首付了。”曹碧凤的话自有出处,永安上坪一户竹农,单冬笋的年收入就达15万元。
辛勤耕作出好笋
竹本虚心,冬笋似乎更为深刻地表达了竹的这一品性。它藏于泥土中,埋在竹鞭下,往往不露真容。在竹农眼里,它可是真正的竹之源。那满山竹林,每一株绿竹,都舒展着蓬勃的生命,每一株竹子底下,都有不同年岁的竹鞭,或老或幼的竹鞭周遭,一到冬季,又都长出或大或小的冬笋来。以至于,经验丰富的竹农,一眼望见竹鞭,就能够判断出哪里有冬笋,个头长得多大,大概有多少重量。
想有所多得,当勤劳耕作。冬笋的生长收成,也离不开这条真理。永安上坪乡龙共村的杨国松是位老竹农,管笋挖笋不在话下。每个冬季,他都自己挖冬笋,扛一把长锄,在自家的竹山里,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一片竹林一片竹林地寻,一棵竹一棵竹子地挖,争取多挖些冬笋。除了多挖笋,他自己动手还有一个原因,是怕别人不懂自家的竹山,把不该挖的冬笋挖了,将要留下的竹鞭挖了。
科学管竹笋多多
现代科学管护,让永安竹山,冬笋产量持续增加。根据竹子生长过程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永安全市完成竹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1万多亩,示范片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35%,竹林亩产增长50%,既节约了施肥成本,又促进了竹林增产增效。
利用竹山溪水资源,修筑水塔,用水管将水引到竹林较干燥的地带,安装上液压喷水龙头和阀门开关,利用高山地势差产生的压力进行喷灌。这些方法的应用,让竹林产笋期提早1个月,产笋量提高1-2倍,大大提高了竹山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市有竹林喷灌设施1000多口,喷灌水池总容积3万多立方米。
同时,为改善竹林交通不便的状况,在竹林中配套建设竹山道路,使之与主公路连接,便于生产资料和冬笋等笋竹品的运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项目资金的扶持,为竹山注入了活力。永安已连续7年实施省级现代竹业项目,每年补助资金400万元,永安市每年同时配套地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改善竹山基础设施。
天帮忙,人努力。竹山越管越好,冬笋自然产得多。曹碧凤告诉记者,这个月初,上坪一户竹农通过微信发给她一个冬笋王的照片。后经实地观看,这个冬笋王头尾小,中部大,刚挖出来时重8斤,缩水后重7.6斤,尾径46公分,高52公分。今年这个冬笋王,是近年来少见的。它生长在一片山坳竹林,因竹山公路开挖时下填的松土,外加山坳里适宜的温度湿度,加上竹林的整体管护,才有了这般个头和重量。
冬笋市场冬不冷
永安笋商的故事,远近闻名。永安冬笋在市场上也很有名气,特别是江浙一带的寻常百姓,常以能吃上永安冬笋为幸。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永安冬笋就有专门的经纪人来销售,现在这个群体不断壮大,长江后浪推前浪,市场也早已打遍江浙一带。永安市福日笋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陈仰德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今年尽管市场价格较低,但永安冬笋的销售不会停下,如何开发新的区域市场,这是冬笋经纪人所共同关注的。
不久前,永安市明德笋业贸易公司正式进驻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在这里开设铺面,专打永安冬笋品牌。明德笋业贸易公司的刘总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国际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打永安冬笋品牌,也是经过多年运作才成功的,主要想拓展永安冬笋的销售渠道,也扩大永安冬笋的品牌影响。
这个冬天,每天都有几百吨的冬笋下山,经过初步加工后,再装车出山,进入全国各大农产品交易中心,经由各种销售渠道,来到寻常百姓家,被摆上餐桌,供人享用。永安冬笋,呈现出冬季市场里不一般的热力。(苏诗苗魏兴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