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桥莴苣是我市秋冬种植蔬菜的特色品种,2012年我市农业部门确诊莴苣上产生的一种新病害,为国内首次发现的莴苣褪绿心腐病植原体病害。日前,记者从我市农业部门了解到,这种新病害的防控技术研究已经取得成功,并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防治效果可达95%,能有效控制该病发生为害。
在大湖镇增田村村民罗政枢的5亩莴苣田里,农业部门的专家正在田间检查植原体病害防控技术的实际成效,罗政枢家的莴苣在2015年9月开始播种,根据农业专家的要求,他在播种开始就插下了黄色的诱虫板。在小小的黄色诱虫板上,各种虫害清晰可见。这种采用黄色诱虫板的技术就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飞桥莴苣规模化栽培中植原体病害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的其中一种防治方式。这个项目主要是根据病害发生特点,通过推广适时播种、远离辣椒地育苗、防虫网覆盖育苗、生态调控、及时拔除病株并补种健株、大田期悬挂黄板诱杀叶蝉、适时喷药治虫防病等一套以“避”“防”为主,治虫防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来有效地控制了莴苣褪绿心腐病的暴发为害。坑源村村民赖道良的20多亩地莴苣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一季采收1万5千斤左右的收成,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上万元。
2014至2015年,我市农业部门先后在青水、大湖、小陶3个乡镇建立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片3655亩,辐射推广17.2万亩。防控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推进莴苣规模化生产,保障我市莴苣产业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