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翠竹摇曳的季节。在永安洪田镇,竹文化的氛围很是浓郁:竹编竹具、竹工艺品、吟诵竹诗词……尤以湍石、上石、林山、流山四个产竹大村为最。走进竹山、竹园,观赏竹器具、竹工艺品,让人仿佛置身竹的世界。
竹文化的形成需要历史的积淀。历史上竹乡洪田,出产原竹、闽笋、竹浆纸张以及各种竹编用具,竹乡山货以竹为大宗。解放初以前,山货大多由中间商“牙行”经销,“牙行”很多,又以“竹行”为最多,他们集中在马洪村附近苦竹“码头”一带河边,主要经营毛竹、竹笋,还包括竹篾、木材等等,由毛竹扎成竹排直接从河里运往福州一带,也可以装船出运。
“记忆最深的还是造纸工艺。”上石村村主任张顺达介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都还在竹山砍毛竹造纸,每年清明过后,嫩竹刚长出枝叶,就砍来放石灰池浸泡,然后拨出竹青、制浆。他说,父亲造纸一辈子,大多以草纸、手工纸为主,也有造宣纸,全村100多户就有40多家造纸工坊。
洪田竹农做的竹器也很考究,无论是生产用具,还是生活用品,都扎实美观,品种繁多,可以满足各种需要,有竹凳、竹台、竹床、竹摇篮、竹斗笠等,山里还有整个“房子”都是竹子做的,为之惊叹,犹如进了一个竹子工艺展览馆。竹农屋檐下挂的竹筲箕里还有鲜笋,也许,这就是竹乡的“竹文化”,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品尝。
除了这些,洪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用“孝竹文化”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和谐的故事。讲的是,孝竹每年冬夏出两次新笋,夏天怕竹子娘热着,新笋全从竹丛中间长,让娘在外面迎风纳凉;冬天怕娘冻着,新笋全从竹丛外围长,把娘紧紧包裹在笋中间。故事其意为,孝竹都能如此孝顺母竹,而我们人类怎能不做得更好呢!(童长福魏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