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情:永安开县风水谈

华林龙  2005/11/5  62348点  永安之窗

永安开县城池图

  永安之窗专稿 永安县在开县以前属沙县浮流司地,该城自明朝景泰三年九月(一四五二年九月)始建。据传说当年朝廷派一位地理名师来永安开设县城,遇到永安地师邓华山(今洪田乡五港人),以铜钱埋入地,折树枝插入地中将钱眼串透为输赢,俩人说定由赢者建城,邓华山赢了,于是就由邓华山开发建县城。邓华山地师考察了永安建县区域的来龙去脉,是从太祖山之紫云洞(座落洪田上石1634.4米)发脉经少祖山的天斗山(座落于上坪共裕1568.7米),终止于父母东山(今为东门自来水厂宿舍的后山)为该县城的主山,经邓华山地师精心选址,并根据山川、河流、地形建成一座“风”字形的古县城。命名永安县,寓“永久安定”之意。因永安城北外有一条燕水溪,水尾二水分流,中隔一岗(今龟山公园)有如燕尾状,故名“燕江”,为县城之别名,亦简称为燕城。

  县衙设在南门内(今燕江中路大榕树至邮政局一段),内有官仓、分礼、乐、射、御、书、数、盈,余仓贮谷。衙门前一片空阔地,俗称衙前坪(即大同路至燕江中路十字路口处)。



  古老永安县城内的规划、设计、布局、建筑似一个八卦阵,纵横街道交叉着小巷胡同,真如迷魂阵一样,当时城区就有十五条街坊,在这十五条街坊中尚贤、安静、东宁、长乐四条街坊,统称为“四坊帮”,这是城区的重点街坊,是由其历史根源和客观的特色而形成的。而且它的每一条街,都可以讲一个历史故事。如历史上曾有“东宁刀利,安静艺高,尚贤智胜,长乐力强”之说,按东宁坊(即现在的东门街和山边街)的居民,多以上山砍柴出卖为生,所以要“刀利”;安静坊(原忠义街,因城建被拆除,即现在的大同路建行与水校宿舍之间的一条街)的居民,多经营汤点、风味小吃,如“益记”的饼、“陈荷”的糕,“狗热”的糍,“麻美”的果,“和尚”的烩豆干,“大面”锅片糊,“杨兔”的面点,“苏鸭”的包子等地方名牌小吃,此外还有牛肉粉干,大肠糯米、锅贴、葱饼、鱼丸、芋包等,品种多样,味道纯真,备受消费者欢迎,故誉为“艺高”;尚贤坊“即现在的小街、大街”多能工巧匠如民国初年木匠名师郑佛仁、郑林友父子是木雕、泥塑建筑业的杰出人才。又如明朝为官清廉的李杏,自己在外当大官,而妻子在家吃榆叶,被当地人尊称为佛爷(住大街)。又如民国初期的前清拨贡聂诗维,安砂巡检聂诗风(住小街),均是永安著名的诗词家和书法家,还有名中医赖子平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故有“智胜”之说;长乐坊(原七百街、八百街和三湾巷一段,即现在的含笑新村)的居民,干的尽是力气活“剃头、打轿、吹鼓手”及充当脚力、搞零星搬运工作,堪称为“力强”。

  永安人生活习惯有“三最”:即一是平时最爱吃米馃、米冻蜂、锅边糊、馃条、圆子、糍粑、暖锅等风味小食;二是最爱看“烛桥”和龙舟竞赛。元月十五日为元霄佳节,县城的游灯盛会最为热闹,十三坊帮有十三条“烛桥”,每条几十板,都为麒麟、狮子、虎豹、走兽及鱼之类:沿街游行,尔后分别到高飞(今专二院对面草坪)和西郊场(即五一桥至今市政工程公司后面沿河沙滩地)竞走,锣鼓声、吹鼓手声、鞭炮声交响一片,从远看去,灯火辉煌,甚为壮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为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举行龙舟竞赛——以前城区有上官田、下官田、大溪、下渡、桥尾、北门、水门仔、后溪等地的八条龙船在大溪河上穿梭游弋,彩旗飘动,奋勇争先,水花飞扬,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观众的呼叫声,混成一股热热烈烈、闹闹洋洋的巨响。河岸上,人山人海,重重叠叠,男女老少,彼此挨挤,人人都是眉飞色舞,喜气盈盈地张嘴嚷笑……一条一色是黄铜身体的大溪龙船,在他们的眼前飞奔而过……转瞬间又有一条一色身穿红色背心的北门龙船,在他们的眼帘飞速而过。龙船竞赛的那种场面,真叫人赏心悦耳,令人欢欣鼓舞;三是最爱到热闹繁华地段五层阶(今新西路市工行东风储蓄所与永泉农村信用社之间的巷口),中老年人相聚在一起聊天,讲故事,谈古论今,谈笑风生,兴致勃勃。

  建县之初,全城周围为五里三十二步,城垛八百八十个,城墙修筑了四十年才完成。原设五个城门:东门称德化门(因山龙生气从东门城门口入,故有紫气东来之说)城楼名“星聚”;南门称“通漳门”,城楼名“纵目”;西门称“清流门”,城楼名“来爽”;北门称“延平门”,城楼名“拱极”;另有“小水门”,无楼。民国24年(1935年)又在东北间开个小门,名为“利民门”。无楼,民国27年5月(1938年5月),福建省会内迁永安之初,在北门抚沟街后又开一门,名为“新北门”,也无楼。

  1938年5月在抗日烽火中,福建省会的内迁永安,为了交通方便和扩充市区以适应人口的聚增需要,首先,拆除晏公街附近的北门至西门一带城墙(包括小水门在内),不久城区南门机关增多,加之汽车站在南门城外,出入不便,车辆行驶困难,又把南门城门及附近城墙拆除。后因东门处设立中国、交通、中央等银行分支机构,又将东门城楼拆除。至1939年底,仅留下二个城门,即今专二院对面草坪处的仁义门,后溪(今盐业站)的新北门,城墙仅留东门处右山坡一小段未拆除。永安解放后,1953年因扩建永安至南平公路而将新北门拆除。1957年因建人民电影院而将旧仁义门拆除。90年代后因盖房需要又陆续将东门右山坡一小段城墙拆除。至此永安城墙已全部拆除无余了。明朝建筑500多年的永安古县城城门和城墙随着历史的岁月流逝而消失了。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抬大梁"展非遗 民俗活动闹新春

10年前   4245点

青水畲族民俗文化独树一帜

林欣   12年前   5412点

槐南乡:民俗狂欢庆新春  文化盛宴万人享

郑继涛   13年前   7586点

永安明清契约文书

安孝义   13年前   44502点

《永安刘姓一家亲》录像视频网上公布

阿管  朱昌剑   16年前   13057点

我市举办永安首届民间网络民俗文化展

安安   18年前   12894点

永安民间“养尸地”传说探源

安孝义   18年前   72877点

燕城风土人情系列之八——邹韬奋与《革命文豪高尔基》

安孝义   19年前   11574点

燕城风土人情系列之七——父亲自制的烤烟

安孝义   19年前   11368点

燕城风土人情系列之六:跑雨

安孝义   19年前   9947点
加载更多>>
2025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