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永安竹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鲜活例子。
收入:现在3亩=过去50亩
“林改前,我家竹山一亩地最高产值也就200元左右,如今有3000多元!”12月15日,在永安市上坪乡龙共村“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竹农杨国松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
2003年8月,永安被列为“福建省全国林业改革与发展试验示范点”,进行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0年不变啊!就像当年分田到户一样,分山到户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杨国松一家兴奋不已。“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改,激发了永安18万竹农种养管护竹林的积极性。
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永安市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等7位高级顾问,同时与复旦大学、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林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校签订了长期协议,做好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业规划论证、技术指导等方面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永安市建立了我省唯一的“竹种园”和“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其中,“竹种园”汇聚了适合永安生长的种竹15属76种。“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核心区面积2600亩,辐射区面积为10万亩,全面实行定向培育技术和集约经营管理技术。
在“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内,竹农杨国松有3亩竹林进行高效经营。“3亩竹山收入可达1万元,相当于林改前50亩的产值啊!”杨国松自己都惊叹不已。
惊叹的不只杨国松,通过现代科技园的示范,永安18万竹农正在改变长久以来粗放经营的模式,开始“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
据统计,林改两年来,永安新增竹林面积10.63万亩,毛竹立竹量由林改前的每亩约100根提高到200来根,竹山平均每亩的年产值由原来的不到200元,提高到现在的500多元。农民人均竹业收入近2千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企业:从十几家到118家
12月15日,永安市明新竹业有限公司的货场里,储备起来的生产原料——毛竹堆积如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3年内,公司占地将由现在的25亩扩展到60亩,达3000万元。”
可谁又能想到,2年前,黄建民还在租用2000多平方米的废弃厂房,加工竹香芯的半成品,年产值不过几十万元。“没有林改的带动,没有林竹产业的发展,就没有我的今天!”说起这两年的发展变化,黄建民深有感触。
永安市出台了《关于简化毛竹林政资源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激励措施,下调竹材税费,每年为竹农和竹加工企业减轻负担百万元,成为全省竹业税费负担最低的地区。疏通融资渠道,争取了国家开发银行的信贷支持,在全国率先开创林权抵押贷款的先例,2004年,共向林竹企业和个人贷款5500万元,今年贷款额达到1亿元。
黄建民告诉记者,是政策给了自己信心和勇气。2004年1月,他注册成立了明新竹业有限公司。一年多来,公司乘着林改的东风,急速发展成为永安市竹业龙头企业。
据悉,如今的永安笋竹加工企业,已从林改前的十几家,发展到118家;产品也从几个品种,发展成为拥有板类、炭类、笋类及竹制品类等几个大类数百个品种。截至目前,该市今年已实现竹业总产值11.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0%。一个极具潜力的竹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
项目:建设2个中心基地
永安林业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竹资源的储备和竹业产业的初步形成,只是林改的一部分成效。着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建设产业集群体系,才能使永安林竹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两年前,永安市提出了五年内建设“百万亩竹林中心基地”和“竹材高效利用中心基地”。永安设立竹业开发专项基金,每年由市财政从林业育林费中拨出专款200万元,用于竹林丰产培育与产品研发销售的奖励资金。
在建设“两大中心基地”过程中,永安市着力培育拳头产品,重点引进和扶持一些耗竹(笋)量大、带动能力强、社会附加值高的竹胶板、竹地板和清水笋加工的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竹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竹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永安市还把实施竹业品牌战略作为提升产业质量和等级的有效载体,并成为我省第一个实行竹业VI系统策划的县市。永安市笋竹产业中,不仅拥有“竹神”牌闽笋干和“明通”牌竹胶合板等福建名牌农产品,而且还有2家竹胶板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3家企业被列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了永安市竹产业的综合实力。
据悉,到2008年建成“竹林百万亩基地”时,永安市将可实现年产毛竹竹材2900万根,中小径竹材15万吨,鲜笋12万吨的目标,加上按1∶1(即自产资源与外来资源的比例)的规模吸引周边的竹资源,永安市将成为全省竹材人造板生产的中心基地和全省以竹集成材为主的竹材高效利用中心基地,竹业资源集聚的目标也可初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