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情况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胡总书记给“八一”村村民的回信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工作重点,积极抓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一季度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达2.73亿元,比增5.8%。一是坚持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二是农用物质准备充足、价格稳定。全市共调进杂交水稻品种(组合)20多个,储备杂交稻种22.5万公斤;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可供量超过需要量,保证了春耕生产需要。三是林业生产平稳增长。完成木材采伐量7.4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3.3%,毛竹采伐量127万根,增长17.6%。
2、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71亿元,增长27.4%。一是股份制企业增速较快。1-3月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值13.37亿元,增长30.8%,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了64.6%,是全市规模工业的主体。二是主导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五大主导工业产业共完成规模以上产值14.69亿元,增长3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7个百分点。三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市现有大中型企业18家,比去年新增5家。1-3月大中型企业共完成产值10.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0.0%。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1亿元,增长25.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4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6亿元,增长2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93亿元,增长58.8%。豪门御景、五洲第一城预售情况良好,居民购房踊跃,全社会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长较快。
4、消费市场购销活跃。我市消费品市场受“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影响,呈现商品丰富、人气兴旺、价格稳中有升、购销气氛活跃的运行态势。1-3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亿元,同比增长13.2%。市场销售主要特点:(1)市场销售畅旺,节假日消费集中。1-2月份我市3家大型限上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达2037万元,增长28.3%。(2)餐饮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3)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增长。
5、价格涨势减缓。1-3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0.5%,其中,本月上涨1.1%。从八大类来看,受液化汽、煤价格上涨影响,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上涨了6.51%,食品类价格上涨2.97%,烟酒及用品、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有所上涨;因换季服装、鞋帽打折,衣着类价格下降9.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信类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6、城乡居民收支增长。1-3月份,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人均消费性支出2347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28元,增长3%。
7、财政运行良好。一季度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2.04亿元,增长25.9%。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增长31%。全市财政支出1.06亿元,增长13.6%。财政增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原煤、电力、化纤价格走高以及纺织、发电、供电全面增收,使增值税增长较快;二是受三泉高速公路建设及豪门御景、五洲第一城旺销的影响,营业税大幅增长。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幅不高。其主要因素:一是禽流感对永安的家禽饲养和加工业带来的严重影响,至今仍未恢复。二是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特别是蔬菜、食用菌、水果等加工项目滞后。三是去年粮食价格总体有所下降,加上农资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使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农民增收减缓。
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未见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在去年经济效益下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呈下降趋势。1-3月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较1-2月下降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仅有7418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3547万元,同比上升5.5%。效益下滑主要原因:一是有两家大中型企业在一季度大修,对企业的效益影响很大。二是建筑、农业开垦等的生产受雨季直接影响,以及水泥行业销售市场不畅,水泥生产企业产量大幅上升,但效益没有提高。三是原油、原煤等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升,影响企业效益。
3、工业生产中的不利因素突显。主要体现在规模工业生产和效益的增长由以往主要靠中央省三明属企业支撑转为依靠市属工业支撑,中央省三明属工业企业生产增幅放慢,带动效应减弱。1-3月份中央省三明属企业累计实现产值6.92亿元,同比仅增2.6%。
4、投资需求急待增强。虽然我市投资需求仍呈上升趋势,但与三明其它县(区)相比,增长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一是缺少大项目支撑。西门电站、丰海电站及金银湖水泥等一批重点项目均在去年末投产,而今年尚未有大的项目跟进。二是工业性投资减少。1-3月,制造业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减少18.8%,电力生产与供应业完成投资减少18.5%,工业性投资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发展后劲。
三、对2006年我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发展经济的热情将会进一步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不断涌现并巩固发展,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居主导地位。
1、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将保持“稳中趋缓”的运行态势,增速与去年大致持平或略有放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4.3%,与去年持平。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不含日本)今年经济增长6.9 %,比原来预计的6.7%提高0.2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房地产市场调整、全球贸易和投资不平衡、禽流感疫情等,是今年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
从国内环境看,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有:一是我国经济仍处在较快增长期,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较高,市场预期较好;二是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继续增强;三是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将继续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四是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继续显现,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会进一步加强,社会供给总体状况将继续改善。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增收依然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有所加剧、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综合各种因素判断,今年国际、国内环境与政策的变化对我市经济的稳步发展有利有弊,但总体上
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2、今年我市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预测今年我市GDP将达到87亿元(经普后调整数),比去年增长11%,增速将与去年基本持平。
从三次产业看,今年我市经济仍将以一、三产业稳步增长、二产业快速增长的模式发展。
第一产业:今年,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农村的生产能力、效率将有所提高。第二,为满足国内农业生产用肥的需要,今年将继续对尿素出口征收季节性出口关税。这将有利于保持、甚至降低农资价格,从而减小农资价格上扬给农民带来的增产不增收的负面影响。第三,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益将稳步提高。但由于粮食产量连续两年明显增产,农业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农村驾驭市场的能力差,容易造成盲目生产,将会对未来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产业:二产业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而工业增长又主要依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拉动,规模以下企业则保持稳步的增长势头。从当前国际能源、矿产等基础资源供应趋紧的形式来看,今年工业原材料特别是煤炭和多数有色矿产品,仍将在较高价位运行,对这些行业的刺激作用仍较强劲。2006年,我市工业的增长一方面靠现有企业深挖潜力,另一方面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增基建项目投产拉动。同时,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建筑业拉动明显增强。
第三产业:传统的贸易餐饮、运输、社会服务业仍然是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通信、影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消费不断提高,文化、电子信息等新型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第三产业增长的亮点。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关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保持平稳增长。
四、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增强紧迫感,工作要早安排,早实施,早见成效,确保全市经济起步快、运行稳、效益好。
一是落实政策,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农民对富农政策的信心。要努力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使农民得到的政策实惠不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丧失。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是为改变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由少数企业支撑的局面,实现“开好局、起好步”,应加强经济运行的预警,加强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制订措施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利因素影响,增强预见性、敏锐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和获利能力,使众多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要加大对中央、省、三明市属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把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结合起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市是能源原材料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高能耗地区,万元产值能耗一直较高。我市应以抓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大对落后工艺和落后技术的改造力度,鼓励企业推行能源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减缓环境压力,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
四是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要积极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尤其是生产性重点项目建设,保证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方面抓好在谈项目的跟踪落实,对合同项目要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见效,巯保项目的到资率、开工率、投产率。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项目包装、推介、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来资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