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亭(该亭文革时被毁,该图根据原景绘制)
在古渡浮桥的西岸溪边有个问津(寻问渡口)亭,又称太保亭(因亭内供奉着太保公神位,太保公是制服鬼怪的神)。
下吉山问津亭,是一种有顶无墙,四面敞开的小型建筑(按遗址量取长3.65米、宽3.20米,亭坐戌山辰向兼辛乙,丙戌丙辰分金,坐娄宿二度,向角宿十度。亭立于溪畔,以其小巧空灵的造型点缀景物,又可供人驻足小憩,观赏溪景。
下吉山的问津亭,虽没有江南园林中亭台楼榭的秀美,古朴得就像一棵深山含笑,慰藉的却是人在江湖的步履和心灵。
吉山人尊师重教,兴文好学。虽身处逆境,但仍发奋读书,进取向上,是问津亭见证了吉山人自强不息、躬行践履的身影。
问津亭是一个心灵的港湾,人们在这里休憩、交流;亭是吉山人文化的磁场,形态各异的古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灿灿生辉的历史人物,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都在这里流传。
问津亭,是一座情感的交流站,让人们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行善乐施”中学会友善……
我忽然觉得问津亭,寻问的不单是渡口,而是寻找人生之路,它激励着人们在挫折面前不畏缩,在迷茫面前不失自我,在利欲面前不弃原则。问津亭表面上是指渡口,实际上体现吉山人重教兴文,乐于行善的美好德行。
渡口可以改变,道路可以纵横,不变的是吉山人那正义、善良、奉献的心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们可以改变,事情可以消亡,亭子也可以被忘记,甚至被弃毁(问津亭已在“文革”中被毁)但吉山人走的路是一条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听说吉山人打算在那个神奇之地,重新修建“问津亭”。流水无情,岁月有意,吉山的古建筑、传统文化、人文景观,联系着过去的历史,它的那份古朴与沧桑也通向了未来。
我想,一个亭子,是生命的一程,是人生的加油站。我踌踌满志,昂首远望,大踏步地朝着更远的地方前进。
问津亭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