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林权证如何变成“储蓄卡”

童长福  2006/9/21 17:26:38  15110点  永安之窗
  “你知道,林权证还能做什么用?”

  这样的提问,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永安市,从市委书记,到林业局局长,再到基层林业干部,始终都是林改后永安市林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林权证除了作为农民拥有山林的财产证明外, 
它到底还能有哪些用途呢?抵押贷款,林农“爱你没商量”

  2004年5月,永安市林业局向永安市政府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发挥信用贷款平台,解决林业融资“瓶颈”》。

  这份报告提出,林改后在林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林业固有的周期长、资产不易变现、产权流动困难等问题,给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求林业投融资体制加快改革创新。

  不久,永安市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挂牌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与永安市政府签订了林业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开展林业融资贷款业务。

  永安,因此拉开了我省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帷幕。

  此前,依靠林权证贷款“没门”,因为银行原本没有这种金融产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具有法律效力的林权证的出现,为金融部门农村信贷找到了有效的抵押凭证,通过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将过去的固定资产盘活了。

  “有了资金才能运作啊!”林木经营“大户”、洪田镇洪田村文山家庭合作林场股东周爱民说,“2004年初,我向信用社贷了20万元,买了400亩山场;当年年底开发行放贷,我又贷了20万元,买了500亩的杉木林;去年,又两次向开发行贷款共90万元,用于造林和扩大经营规模。”同样,洪田镇亨雅竹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也因得到开发银行贷款220万元而兴奋不已:“这笔资金解决了今年备料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真是雪中送炭啊!”

  至今年8月底,该市已有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3家金融机构开展了用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向林业企业和林农发放贷款1.69亿元,受益企业16家,农户202户。产权流通,实现“权”“钱”交易

  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山林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把它确权到户后,又有一个规范的交易市场,随时可以买卖,这无疑是林改的成功所在,是一个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永安市林业要素市场负责人刘永川说:“以前要二三十年才开一次‘门’的‘绿色银行’,现在随时都可以开门营业了。”

  同样是绿色银行的“门”,以前要将林木砍伐兑现时才“开”一次,而现在只要拥有产权证,就可以随时进行“权”“钱”交易了。刘永川的一番话,委婉地道明了林改后,拥有林权证的林农,通过产权流通,使原来死的资产变成了现在活的资金。

  林农如果仅仅是拥有一本产权证,而无法处置变现,林改的意义,可想而知就要逊色多了。“产权”重要,但在农民眼里,“处置权”更“重要”。怎么处置?如何把山上的资产变成绿色的银行储蓄卡?

  2004年,永安市在构建林业融资平台试点工作铺开后,立即着手建立了与林木资产流转相配套的林业要素市场,成立了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林木资产交易市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等配套机构,创造了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规范的林木资产流转交易环境,加速了抵押物的变现能力。

  48岁的永安洪田林农张林生,两个小孩读书,年年为筹集学费发愁。林权证发到手后,他把自己名下的40多亩林子,到林业要素市场进行交易登记,经过机构评估,山林变现了,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产权的流转,一方面促进了林地、林木价值的提升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又依托林业要素市场这个平台,顺畅地推行了现货、期货、期权、临时性的流转交易。目前该市已完成林权流转交易面积30.07万亩,交易金额达2.83亿元。大胆投入,种好山上的“金条条”

  “过去,竹山只是我们村民口袋里的几个‘零花钱’:冬天挖几斤冬笋卖、开春榨几斤闽笋干。”回想起20年来竹山的变化,上坪乡龙共村村民杨国松颇有感触:“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如今竹山变成了我们的‘绿色银行’!”

  林改前,尽管政府提供补贴,农民都不敢把钞票投到山上去。究其原因,就是村民没有稳定的经营权。

  被称为“继农村土地承包后,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场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变革。这场变革最实惠的是给农民落实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发放林权证,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农民敢在山上加大投入,高效经营。

  李谋煌,是永安西洋镇内炉村村民、虎山合作林场有限公司大股东,近3年来,在他与陈宁来等村民合作经营的近1.5万亩的林子里,每年都要投入30多万元资金,用于造林、抚育。“以前,种杉木哪敢施肥呢!现在,种桉树都要施肥喽!”他说,没有明确林权之前,造林投入工资每亩才20至40元,更谈不上幼林抚育。现在拿到林权证后,林木是自己的,敢于加大投入,每年要为林子锄草、施肥2次以上,每次施肥每亩投入要50多元。

  今年54岁的陈邦昌,永安市罗坊乡溪源村党支部书记,自从山林确权后,他自己投资,不仅开通了3.2公里的竹山便道,还建成了一座宽8米、深6米、长60米,可蓄水2000多立方米的竹山水库。近几年来,他花在开竹山公路、建竹山水库等基础设施上的钱,不少于10万元。他之所以要一回又一回地往山上“扔”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做大做强,滚动发展呀!”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国外博士到永安调研林改工作

6年前   7359点

中科院院士唐守正莅永调研林改工作

12年前   6871点

《人民日报》“开局之年看转变”采访团莅永采访林改情况

13年前   7674点

三明及永安林改经验亮相CCTV—7两会特别节目

CCTV7   14年前   8702点

新华网   永安供电公司为中国林改第一村腾飞助力

瑞如 建琴 管其乾   16年前   9052点

《中国绿色时报》刊登林改题材电影《 竹乡鼓声》 开拍

阿管  小叶  林哲   16年前   9258点

福建省(永安)林权改革陈列馆 六日正式开馆

童长福   16年前   8629点

永安林改服务惠林农 政府为林农指点致富路

童长福   17年前   9363点

永安市推进林改综合配套工作突出五大亮点

17年前   11647点

林改后农村出现的新型经济联合体 虎山合作林场带领林农闯富路

李桂清   17年前   9352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