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导
“同样是施过肥的两片竹山,为什么樟树窠竹山10月初冬笋就长那么多、那么大?”11月7日,简短的“招呼”还没有打完,永安市竹业开发办技术人员董晨玲,就已经被西洋镇桂溪村吴加康、林德发等10多位竹农围得水泄不通了。
与桂溪村竹农一样,邻近的三畲村竹农老林也向刚踏进村里的董晨玲嘀咕道:“我在竹林里也没有少花功夫呀,为什么它就不长冬笋?”
“说到底,科学育竹是关键……”董晨玲根据竹农提出的问题,围绕竹山护笋养竹、开沟施肥、引水喷灌、稻草铺盖等技术要领,一一作了解答。
“林改”前,政府提供的是终端的服务,没有教会林农“捕鱼”的技术,送给林农的只是一条现成的死“鱼”。“林改”后,产权明晰了,打破了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建立了现代林业管理体系,政府搭建平台为林农提供了完备的服务。
在竹业管理方面,从2003年开始,永安市就与浙江林学院全面合作,开展了“毛竹高效经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在全市建立了15个市级竹林高效经营示范村,培植了竹林高效示范户600户,构建并完善了由专家型技术人员、推广型技术人员与技术示范户组成的市、乡、村三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以集中培训、科学技术进村入户等形式积极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技术指导服务。
对于其他山林经营管理,该市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为林农在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幼林抚育、采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送去了林业科技“大餐”。
市场开拓
说到如何解决林木产品交易问题,洪田镇洪田村党支部书记邓文山满怀信心地谈起了林业要素市场的服务保障。
“单家独户管理山林,经营周期长,资金变现慢,收益没保障。现在,抵押贷款、林木交易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当然是建立要素市场好了!”
48岁的洪田林农张林生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年年为筹集学费发愁。林权证发到手后,去年,他把自己名下的40多亩山林在林业要素市场交易登记后,评估变现,解了燃眉之急。他说:“有了交易市场‘一站式’的服务,买卖林木和买卖青菜一样方便!”
明晰产权仅仅是“林改”迈出的第一步,如果改革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那么,“林改”就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效应。
永安市针对“林改”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服务林农新思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第一家集信息发布、交易实施、中介服务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性管理与中介服务机构———林业要素市场,适时为林农开展林业专项调查设计和森林资源资产转让、拍卖、抵押等价值评估服务,及时提供企业与个人木竹产品、加工设备等交易信息,为林农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提供登记和担保服务,实现林木资产资本化,积极做好林业高效经营实用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同时,每月还举办1-2次林木、林权交易拍卖会,并以举牌方式对林木采伐经营权(已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林木)和活立木所有权进行拍卖。各乡镇也相应建立了林权登记管理分中心,配备了专门的林木、林权信息发布显示屏,为林农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让林农不用进城,就可办好规划设计、运输办证等各项手续。
目前,永安市已通过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向林业企业和林农发放贷款1.69亿元,受益企业16家、农户202户;累计完成林权流转交易面积31.03万亩,交易金额达2.9856亿元。
政策扶持
“种桉树,生长快,但是有被寒冻的风险,政府有没有什么保障措施?”
“有,对去年营造桉树林的,市林业部门负责办理两年的自然灾害保险。”
在永安市林业局桉树分中心,洪田林农周爱民得到了详细的答复。
近年来,永安市为扶持林农发展林业经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三明率先开展了木材税费改革,全面下调林业税费,大幅降低商品木材的税费起征价格,实行木材源头预征林业税费,使全市木材税费负担平均下降35%%以上,降低了林农经营成本,增加了经营收益比例。简化竹政管理,取消了毛竹经营许可证,笋竹产品实行了产销直接见面,笋竹加工企业按终端产品计征林业税费,试行笋竹产品市内运输的绿色通道工程,以及毛竹检量改由供需双方实地检量等等。
在政策创新方面,该市开展低产林改造试点,放宽对低产林改造的政策限制,对林木采伐后更新树种为竹子的给予优先安排采伐指标,新植中小径竹的按每亩50元补助,中小径竹扩鞭、改造的按每亩15元补助。为桉树造林投保冻害、雪灾险,消除林农的后顾之忧等等。
此外,永安市还确定了各种互助组织、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具体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载体,分别在专项资金安排、重点技术推广、财政补助兑现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了农村基层各种信息、技术、要素向互助组织和合作林场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