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逢吉同志自1999年7月担任永安烟草专卖局局长(经理)以来,在永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带领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促进了永安烟叶生产的发展壮大,稳定和巩固了烟叶生产的基础地位,使烟叶产业成为地方农业产业的一大支柱,同时逐年提高了烟农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永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显著贡献。从2004年至2006年,销售额达6.71亿元,实现税利1.09亿元。在烟叶生产方面,全市收购烟叶24.86万担,烟农收入1.39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了烟农户均收入超万元,其中2006年户均收入达1.24万元;在反哺社会、关爱三农方面,2005年烟草系统投入烟田建设资金1118万元、2006年计划投入1180万元。企业连续两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多年来一直被评为三明市烟草系统先进单位。
心系“三农” 呕心沥血
陈逢吉同志在农村出生、在农村长大,参加工作后又长期从事农村和农业工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有着特殊的缘分和感情。他深深懂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正是对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只有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即共同富裕。陈逢吉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担任烟草局局长、经理以来,每年下乡下基层的时间都在三分之二以上。下乡后不是“葫芦掉进水井里——浮在下面的上面”,而是走村窜户,与农民谈心、与村干部交流,与乡镇长探讨。全市123个种烟村都留下了他艰辛的足迹。每次下乡,都要深入田间、地头、烤房察看烟叶生长或烘烤情况,一旦发现不良苗头,立即通知烟技员或烟农采取措施解决。尤其在遭受自然灾害期间,不论刮风下雨、不管洪水肆虐,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深入一线指挥抢险救灾。乡镇的一位分管领导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有灾情,就会看到你们局长的身影。
为了稳定烟叶生产的基础地位,把永安的烟叶生产推向全国重点的烟叶产区,确保烟农增产增收,同时吸引国家和上级部门对永安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陈逢吉同志呕心沥血、惨淡奔波。不但白天操劳,晚上也经常在农村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槐南的溪南、大湖的瑶田、西洋的葛州等村,农民们都曾经在灯光下、会议室里与陈局长促膝交谈、共商发展。陈逢吉同志只要有机会,就向上级汇报和反映永安的有关生产情况,积极争取上级对永安的关爱和支持。今年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省局和三明市局另追加小陶八一村计110万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不能不说陈逢吉同志功不可没。
创新烟农自我管理模式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为人类而走在最前边的探索者则是最勇敢的。陈逢吉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认为,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他心中已成定律。比如在人事制度方面,年初通过竞聘,大胆启用两名聘用工进入中层管理人员的行列;在网络建设方面,率先采用卷烟销售网络信息化管理;在烟建方面,主动向市委和政府汇报,得到他们的关心、支持,争取到政府的配套资金;在专卖管理方面,细化专卖内管,努力构筑学习型、服务型、执法型、廉洁型的专卖管理所;在文明建设、民主管理方面,立网办报,建立平台,给员工开辟空间,活跃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就以连续7年推行烟农联合体责任人的管理模式为例。他到永安任职不久,就发现在烟叶生产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烟用物资不能及时发放、物资款难以回收、烟农的收购款没有及时兑现、烟草站管理鞭长莫及等问题。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摸底、研究思考,在班子会议上,陈逢吉局长借鉴他过去实行的水稻育种承包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分两步走,逐步在烟区推行烟农联合体责任人的管理办法,探索烟农自主组织、自我管理模式。2000年度首先在青水乡开始试点,实行烟叶生产“联合体责任人”技术服务承包方式,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每50-150亩种烟面积选定一位联合体服务承包责任人。2001年度在槐南实行,责任人承包面积增加到100-200亩。2002年度在全市推广。永安烟农联合体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五个统一”:统一负责辖区烟叶合同计划面积的落实,对每个烟农种烟面积、数量及种烟合同进行安排和汇总;统一为烟农办理烟叶生产烟用物资手续,负责烟用物资的发放、登记及对烟农农资贷款进行担保;统一抓好烟叶生产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带头推广和示范各项新技术等生产措施;统一安排烟叶收购的预检工作,指导好烟农的烟叶等级初分和保管;统一烟叶收购秩序的安排,负责烟叶款的结算及物资款的返还。
2006年永安市有烟农联合体责任人275人,通过烟农联合组织的建立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系列化服务。烟农联合组织的建立,一方面为烟农提供系列服务,烟农管理自己;一方面是烟草站的得力助手,对合同规范落实、技术推广、收购预检、防止烟叶外流等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烟农联合体管理的逐步规范,永安烟叶生产规模逐步上升,烟农规模效益逐年提高。烟农联合体在烟叶产业中发挥了地方政府、烟草公司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有利:一是有利于优化烟田和烟农结构,达到“稳”与“控”的目标;二是有利于技术示范推广与落实,普及科技兴烟;三是有利于烟叶指导初分、预检,实现烟叶平稳收购;四是有利于防止烟叶外流,促进烟叶市场的进一步净化;五是有利于农贷的回收,保障国家利益与烟农利益。
通过实行烟叶生产联合体的管理模式,永安市烟叶生产取得了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烟叶收购从2000年的4.21万担、2002年的6.24万担、2004年的8.08万担,发展到2006年的9.34万担。烟叶规模持续7年稳步发展,烟叶质量基本稳定。上等烟比例从2004年的51.74%、2005年的55.29%提高到2006年的57.84%。2006年担均价579.91元/担(不含级外烟),比2005年的545.4元/担增加34.51元/担;烟农收入5303.38万元,比2005年4336.52万元增加966.86万元(不含CB补贴),烟农实现连续三年户均收入超万元。
为“三农”洒下缕缕阳光
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春色,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而陈逢吉同志追求的是奉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陈逢吉同志在农村实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同时,致力于农村面貌的改善和烟农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村庄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他走一村看一村,走一路看一线,走一乡看一片,与乡村干部实地考察、认真规划,组织实施。2005年共完成烟建项目205项,投入资金1118.23万元;密集式烤房建设完成481座,投资1058.2万元(共完成密集式烤房建设742座)。烟建项目直接受益烟农2167户,受益面积达20956亩,扩大烤烟面积5240亩。项目的建成改变了项目区昔日水利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设施老化、建设标准低等状况,增强了烟叶产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由于组织好、管理严、要求高、成效大,被评为“省先进单位”。2006年全市又安排了131个项目,规划在11个乡镇24个行政村,计划投入资金1180万元,目前已全面动工,计划在明年一月底完工。并拟新建密集式烤房479座,投资1053.8万元。
最令陈逢吉牵肠挂肚的,要数烟农的利益。对烟农,风来为人寒,雨来送把伞,为人忧而分愁,为人乐而共享。早在四年前,他就在烟草实施了“一二五七”系统扶贫工程。一是连续五年扶持永安一中10名贫困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的子女;二是在城乡扶持20名卷烟零售户;五是动员全体烟草职工挂钩帮扶50名春蕾女童,其中80%以上都在农村,为此他还获得了全省实施春蕾计划先进个人;七是各烟草站重点扶持70名烟农。烟草局率先对社会作奉献的精神,得到市委文明办的高度评价,在永安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陈逢吉同志的义利观,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和赞赏。其实近几年来,烟草部门每年对挂钩村支付修桥铺路、扶持生产资金都投入了大量资金,2006年投入260万元;每年发放困难烟农、受灾烟农补助都达60万元。这两年还先后向永安市慈善总会捐赠了人民币120万元。
潺潺燕江水,悠悠“三农”情。我们相信,在永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上,陈逢吉同志必将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