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7日,永安市召开了“国共合作与闽台关系学术报告会”。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抗战时期福建临时省会永安国共合作史实、永安抗战文物史迹、闽台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闽台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等课题。大会组委会根据与会学者提供的会议交流文章,编辑而成《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国共合作与闽台关系学术报告会文集》,篇首刊载汪毅夫先生的《国共合作、闽台合作与新旧文学共同进步——写给永安抗战纪念馆的学术报告》一文,笔者非常赞同其“应该提倡从多种角度研究永安抗战史”的论点。然而,在读阅到该文第四章节《新福建•台湾研究特辑》时,看到文中论述胡元璋《台湾要览》及引用百勋的《台湾丛话》中的“台义勇队奠祭郑成功”等章节中,多有疏漏及错误。为避免因字句贻误讹讹相传,特根据收藏的原始资料予以补正之。
汪毅夫先生称:“《新福建•台湾研究特辑》刊载的研究论文包括:台湾民主国的史之研究(谢东闵)认识台湾(陈延庭)收复台湾应有之准备(翁春雪)台湾收复后的设计(黄朝琴)台湾要览(胡元璋)台湾的宗教(春雪)”,经查阅该期刊目录,“台湾研究特辑”仅为前列四篇论著,按照刊载顺序分为之一至之四。《台湾要览》编在“台湾研究”栏目内,《台湾丛话》则编在“杂爼”栏下。汪毅夫先生又称“胡元璋的《台湾要览》为连载文章。其上部分已刊于《新福建》第七卷第一期”。其实,胡元璋的《台湾要览》并非分成上、下两部,而是分成上、中、下三部份,其文分别载于《新福建》第七卷第一期(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出版)和第二期(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出版)及第三、四期合刊(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五月十五日出版)上,均由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编印,文章时间头尾达四个月,分三次刊登完成。
《台湾丛话》载《新福建》第七卷第三、四期合刊中,如前所述列在“台湾研究”栏目内,汪毅夫先生该论文中写到:“《台义勇队奠祭郑成功》记”,此处应为《台湾丛话》一文中的小标题,原文无“记”字。接着引述“民卅三年三月一日,台湾义勇队第三巡廻组抵达安海,全体赴南安石井乡,致祭民族英雄延平郡王郑成功,并访问遗族,(按,其裔孙现进国立海疆学校),石井镇公所郑镇长及该镇保甲长齐集,予以招待,情况热烈,由该组组长马(张)士德主祭,仪式至为隆重。”此段疏漏较多,如“台湾义勇队第三巡廻组抵达安海”应为“台湾义勇队第三巡廻工作组抵达安海”遗漏“工作”二字。文中刮号为原著者所加,“按”后及句末均无逗号标点。“由该组组长马(张)士德主祭,仪式至为隆重。”即为“由该组组长马士德主祭,仪式至为隆重,”句末亦为逗号。“兹誌其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卅二(三)年春三月一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代表张士德等谨以花果诸仪,虔诚致祭于民族英雄延平郡王郑成功之灵。”此处时间补正为“中华民国卅二年”,“灵”后漏“曰”字,句末为冒号。“伟哉民族英雄,移忠作孝,征诛洒扫,开古奇囗,自嶽降生,志虑非常,春秋之义始终一衷,清兵入关,忧愤填胸,奉天倡义,群英云从,夺关陷城,威声震扬,思明崇明,拒清伐清,两岛屯师,法古用兵,东南半壁,虾夷震惊,收复台湾,屯田务耕,忠心义胆,生聚训精,足食足兵,手创始营,还我河山,民族先声,炳文彪武,吏治洽宁,宏功伟绩,为国之光,倭寇兽横,国步频凌,继公何人,谁来追踪,东都遗范,台儿服膺,克服故土,驱倭东瀛,万民同仰,企凭英鉴,精神不眠,浩气长存,溯回往事,无任悽怆,致奠花果,祈鉴微诚,伏维尚飨!”此段祭文“移忠作孝”句应为“移孝作忠”。典出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闽后郑芝龙曲节降清,为配合清廷招抚郑成功特修书劝降,郑成功大义凛然复信云:“忽承严谕,欲儿移忠作孝”,严词拒绝从命并举兵抗清。后台湾知府方祖荫将其进一步概括成四字“移孝作忠”,此精句成为后世彰表歌颂郑成功,能民族利益为重大义灭亲凛然崇高的气节。“开古奇囗”,此处开了一个小天窗,补一“章”字为“开古奇章”。“万民同仰”句,应为“万民共仰”。
该篇论文引用《台湾丛话》中的“台义勇队奠祭郑成功”此段章节,标题及标点符号共计443字,错漏已达十余处之多。个中原委成因较为复杂,如该章节标题“记”字,当属擅意添加。诸多标点错误,或许如该《文集》“后记”所言“因时间仓促,未能面请文章作者校稿”,造成种种编排错漏也在所不免。论文引用文章中的两个刮号及天窗,当属民国书刊虫蛀霉腐字迹残破缺失,造成难以确切辨认所致。由于此文反映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在抗战期间的活动情况,通过此次祭奠民族英雄郑成功表达收复台湾的决心,故在考证中显得尤为重要。有如谢东闵先生在《台湾民主国的史之研究》中所言:“不肯屈服异族之统治而不计力量与牺牲蹶然奋起,以战斗来答复日寇的占领”。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汪毅夫先生是研究闽台关系史的专家学识渊博、著作宏富,对永安抗战文化亦有较深的研究。他认为“海峡两岸档案学界有很多互补和合作的空间,应戮力于海峡两岸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永安抗战时期为福建省临时省会。有关散失的民国历史资料,由于诸多因素收集确实不易。著文引证疏漏在所难免。诸如,“福建省科技运动大会”、“福建工商品展览会”等,这些事件在全国及海外均产生巨大影响事件,但也历久消沉、长期淹没无闻。
永安民间新近发现的一大批国民党中央政府党、政、军及本省高层人物给福建永安的亲笔题词墨迹,便是一个可喜的成果。在这些题词中,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长蒋中正和孔祥熙、孙科、居正、于右任、陈济棠、李景潞、翁文灏、顾祝同、薛岳、李汉魂、熊式辉、等中央及各战区大员,同时还有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福建国民党主任委员陈肇英以及张果为、徐学禹、郑贞文、陈培焜、严家淦、高登艇、陈景烈、丘汉平、宋孟年、黄珍吾、陈嘉庚等本省等要员。这些福建抗战史料的新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永安抗战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安孝义
2008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