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过去,小水电连成了大电网
一条小溪,一座小瀑布,拦成河坝后靠着一根大小不同的铸铁管,推动装机容量10千瓦或20千瓦、50千瓦不等的小水电发电,让附近的村落用上了电。30年前,永安农村普遍靠的是这样的小水电“自给自足”。
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58岁的村民董圣水老人回忆说,那时村民用电很不方便,碾米要跑到2公里外靠水轮机碾米。
当年,每天傍晚时分,农户挑着稻子来到瀑布下游的水轮机房等候。村里的农电工干完农活来了。他打开木门,房内正中是一台蜗牛式的水轮机,一侧是一台由水轮机带动的碾米机,另一侧是一台由水轮机带动的发电机。天色将逐渐暗下来,可是农电工顾不上给村民发电供电,他必须先用这个水轮机给村民碾米。
戴上手套,农电工先把套在水轮机与发电机之间的皮带卸下来,继而又用另一套皮带套在水轮机与碾米机之间。
碾米机的漏斗装上稻谷后,农电工小心翼翼地逐渐打开一个比脸盆略小的水闸,水轮机便开始飞速地旋转起来。碾完米,农电工借着油柴的火光,关紧水轮机闸门,卸下了水轮机与碾米机之间的皮带,继而又给水轮机与发电机之间套上皮带。
农电工再次小心翼翼地打开水闸轮,机房里的电灯亮了,小小配电盘上仪表指针在逐步变化,经过一阵观察,农电工合上了送电开关。昏暗的山村里,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光。
由于那时的小水电大多“自给自足”,只为本村安装使用,遇到丰水期,夜里的灯光可能突然变亮,一连烧掉几家农户的白炽灯灯泡;遇到枯水期,灯火忽明忽暗,甚至经常半夜停电。
30年过去了,石峰村的第一个小水电已经废弃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三级瀑布下的梯级电站,而且并入了国家电网。石峰村的村民们再也不用挑着稻谷,跋山涉岭去排队碾米。稳定的电压使得村民在自己的家里就能随时碾米、磨浆。
农村电气化,农家用上新电器
如今,永安农村小水电全部联上了永安供电公司等2家县级供电企业的大电网。笔者在一些农村电气化村看到,农民不仅可以在家里碾米,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电脑等电器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永安西洋镇一些农家,农民们用电磁炉泡茶,放心地通过电脑上网了解蔬菜行情。
贡川镇农民老陈告诉笔者:“过去,我们这里的电压不是很稳,用电高峰期,微波炉、电磁炉不太好用;现在经过线路改造,电压很稳,空调、微波炉、电磁炉都能正常使用,感谢农村电气化造福我们乡村百姓。”
据了解,这两年,永安供电公司就自筹资金6500万元,进行大规模电网改造,从而提高了供电质量,为当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洪田镇上石村的林农吴启南对此感受颇深。今年30岁的小吴在洪田村发展多年,办起了三家竹木加工厂。刚到洪田村办起第一个加工厂时,由于工厂选址存在问题,只好和居民生活用电混在一起,电压不稳,一年仅线损就达七八千元,还烧掉了四五台小电机,2007年5月,永安供电公司急客户之所急,投资50多万元,三次对变压器增容,总容量达675千伏安,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分开,吴启南2家竹木加工厂因此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今年1月,他又兼并了一家木材加工厂,享受专变供电。
吴启南告诉笔者:“我的3家企业年总产值只有500多万元,厂里没有配备专职电工,洪田供电所随叫随到,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农村电气化是我们林农增收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