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稼汉到柑桔专家——永安农民赖兆农靠科技致富的故事

黄光棉  2008/11/7 17:17:18  11197点  永安之窗
  
人物名片
 

   赖兆农,永安市小陶镇红星村农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三下海南,学习制种技术,并在小陶推广杂交稻,为解决农村温饱问题立下汗马功劳。他带头种柑桔,找到了致富门路。上世纪末,柑桔产业遭遇东南亚经济危机、产量低等问题。赖兆农从中找到了机会。2004年,他自费取经,创办民营科学研究所———永安市兆丰无毒柑桔果树苗木研究所,培育推广无病毒柑桔苗木。如今,他的特早柑桔苗木在永安、福州、永春等地结出丰硕果实。 


 


赖兆农(左一)和果树农艺师管其宽(中)等在观察特早熟柑桔脱毒苗木的生长情况。 


  10月31日,永安市兆丰无毒柑桔果树苗木研究所所长赖兆农,将1200余株的大浦5号特早蜜柑桔苗木,托运给永春县陶城镇果农李建吉。 

  30年来,赖兆农从一名乡村农技员,到自办研究所,一步步见证了改革开放农村发生的巨变。 

   三下海南,取得制种真经 

  30年前,赖兆农是永安小陶的一名农民技术员。为了推广杂交水稻,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他曾三赴海南,学习制种技术。 

  1976年冬天,18岁的红星村农民赖兆农成为当时永安县小陶公社“五•七”大学的学生。12月中旬,赖兆农等17名学生被选派前往海南岛学习,。 

  1976年12月20日,他们就踏上了征程。赖兆农说:“当时永安同行的有百余人,县里派去的干部就有现任三明市副市长的朱昌贤同志。” 

  “我们乘火车经过湖南、广西到了广东,坐上轮船才到海南岛,又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离海南岛的崖县藤桥公社20余公里的偏僻村庄南山大队,到了那里我们就开始了水稻制种工作。赖兆农这个小伙子比较灵活、好学,在这一批学员中他可是优秀生。”小陶八一村的刘茂千时任小陶公社“五•七”大学的校长,他对赖兆农赞不绝口。那时,赖兆农经常向朱昌贤、陈汉中等技术员请教育种难题,进步很快,带队领导经常安排赖兆农到田边采集育种记录。 

  1977年5月,从海南岛回来的学员们,迅速在永安育起良种来。小陶公社成立了三个水稻制种队,时任农技员的朱昌贤成为大陶片制种队队长,他们在五爱村建立了100余亩的杂交水稻育种基地。赖兆农是基地的农技员,整天忙里忙外。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冬天,小陶镇首批杂交水稻品种育种成功了,第二年杂交水稻种植在小陶公社全面推广。赖兆农与几位“五•七”大学的学生,被小陶农技站聘为农技员,负责杂交水稻制种。 

  1981年,赖兆农因为工作出色,再次被派到海南岛学习“63组合”(汕优63)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那时赖兆农刚结婚没有多少久,家人不同意他去海南。 

  “原来一个月工资只有34元,仅够一个人的生活开支,结婚后两个人开支大了,再加上结婚欠人一些钱,家里负担就重了。”赖兆农回忆说。 

  由于赖兆农是长子,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读书,他一去海南,生产队工分没挣到,就会“短款”了。 

  “不要再去海南岛了,回来种田。”赖兆农的父亲这么对他说。 

  不过,妻子支持他去海南。她说:“学习机会难得,我养一头猪,到年底卖给生产队,补短款的钱。” 

  有妻子的全力支持,赖兆农与全县抽调的另外6人再次去海南岛学习“63组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回来后在小陶镇内全面推广,“汕优63”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小陶镇主导的杂交水稻品种。 

  1983年赖兆农到了小陶种子站工作,在小陶种子站培育、经营水稻种子。 

  “杂交水稻解决了咱农民吃饱饭的问题。”赖兆农说。小陶镇推广杂交水稻之前,每季亩产大约400斤,就连种田人也吃不饱,每年从生产队分得口粮300至400斤,赖兆农和当地农民只好到漳平县用大米换地瓜丝,然后将地瓜丝掺在米饭里充饥;推广“汕优63”以后,小陶镇农村的水稻每季亩产达到800至1000斤。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农民们过上了温饱生活。 

  改行种桔,找到致富门路 

  吃饱饭问题是解决了,怎样才能富起来呢?柑桔成了赖兆农眼中的摇钱树。 

  1984年,赖兆农在当地带头种柑桔,他种的500株温州蜜桔1989年投产了。第一年产出了1万余斤,以每斤0.5元价格销售出去,收入颇为丰厚。第二年,他就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一幢建筑面积为200多平方米的钢筋水泥房。小陶镇的其他柑桔种植户也都发家,盖起了新房,买了摩托车、汽车。 

  1993年,赖兆农辞去种子站工作,回家专心种柑桔。 

  1997年,他的致富梦经受了波折———由于东南亚经济危机,柑桔市场受到了冲击,中熟的温州蜜桔卖不出去,而早熟柑桔的价格很好并销售一空。这回赖兆农开窍了,从那以后,他把目光转向研究蜜桔病虫害防治和特早熟柑桔开发。 

  1998年,柑桔市场恢复,然而好景不长。小陶的柑桔又出现了“长不大、难成活、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赖兆农一直解不开这个难题。2002年冬天他遇上了从永安市洪田镇调到小陶镇工作的农艺师管其宽。管其宽给他介绍了脱毒柑桔苗木的优势和特点,建议他和刘文显及其他果农到中国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脱毒中心进修学习无毒柑桔苗木的培育。 

  自费取经,育出无病毒苗木 

  2003年,赖兆农、刘文显和几个果农来到了中国柑桔研究所求教,掌握了不少脱毒柑桔苗木的生产技术要领。 

  2004年,赖兆农和刘文显创办了民营科学研究所———永安市兆丰无毒柑桔果树苗木研究所,赖兆农担任该研究所所长,并建立了脱毒苗木生产基地,研究所专门负责无病毒柑桔苗木生产和推广工作,并聘请了中柑所的脱毒苗木专家担任顾问,请农艺师管其宽到研究所长年指导工作。 

  苗木基地创立之初,经济困难,没有钢管做棚架。赖兆农就用木头、竹片代替。尽管村民不以为然,赖兆农等“土专家”还是坚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架设防虫网。他们将从中柑所带回的大浦5号柑桔进行脱毒接穗、嫁接培育。2005年春天,研究所脱毒苗木培育成功,1万多株脱毒苗木被小陶当地果农抢购一空。这批苗木一年后就达120厘米,树冠直径达到129厘米,比同期未脱毒苗木大一倍。果农们对“土专家”服气了。 

  2006年,赖兆农与刘文显再投资10余万元,架起钢管式的大棚架,盖上60目的防虫网。同年10月19日,在永安市笋竹旅游文化节“产学研合作恳谈会”上,永安市兆丰无毒柑桔果树苗木研究所正式成为中国柑桔研究所合作伙伴;2008年赖兆农的无病毒柑桔苗木基地被福建省科技厅列为星火科技立项项目。 

  小陶镇五星村的刘庆椿说:“2005年开始我先后从赖兆农那里买了2万余棵无病毒柑桔,今年已经有1700多株试投产,采收了4万余斤的特早蜜桔,平均价格在1.25元,收入达到5万余元。”永安市兆丰无毒柑桔研究所无毒苗木基地除了满足三明市范围内柑桔苗木之外,还有福州、永春等地果农来订购。 

  2005年,赖兆农在原有的一层钢筋水泥屋顶上加盖了一层新楼房,并装修了住房,如今,他家彩电、冰箱、电脑、电磁炉、数码照相机等现代电器一应俱全。如今,他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原作者授权上传)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

林洪通   1年前   3362点

林洪通编著: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永安抗战文化,其中有邹韬奋

林洪通   1年前   3625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省会永安,“永安大狱”中年龄最小的囚徒陈耀民

林洪通   1年前   6854点

林洪通编著:贺“永安大狱”被捕者谌震先生90寿辰

林洪通   2年前   3719点

林洪通编著:抗战永安出版界,聆听过斯大林报告的中共党员谢丹在战斗

林洪通   2年前   4224点

永安人刘佐成李宝焌与中国人的飞天梦

管其乾   2年前   6331点

永安县工农兵小学70届校友50周年(1970-2020)聚会

李廉德/文  马秀华   3年前   28586点

退休老人赞扬儿歌《一分钱》广泛影响国人

管其乾   3年前   36107点

永安:小村战“疫”记

陈莉莉   4年前   28939点

永安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探索突破最后一公里难题

吴连盼 管梓任   4年前   58885点
加载更多>>
2024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