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安砂镇新建村

  2006/12/5 16:41:43  39596点  永安之窗


 一、 新建村基本情况简介:
  安砂镇新建村,距集镇所在地0.5公里,全村十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8  户,总人口1450 人,支部党员 42名,全村耕地面积926亩,林地面积3.48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林25482亩,库区沿岸拥有糙花少穗竹3000余亩,毛竹400余亩,果园550余亩,铁观音茶450亩。
  一九九三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明星村”  二00四年至二00六年在“福建· 永安笋竹文化旅游节”上被永安市委、政府评为林改林业工作“十佳村”二00三年被永安市委、政府授予“体育特色村”
  二00六年被列入永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要求,力争在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500 万元,人均收入 8000 元,村财收入50 万元。
  已组建民间专业协会有:
  永 安 市安砂九龙湖铁观音茶叶协会
  永 安 市安砂镇九龙湖果业协会
  永 安 市安砂镇宏安小径竹产业协会
  永 安 市安砂镇库区生态林护林联防协会
  永 安 市安砂佛岭茶叶专业合作社
  永 安 市安砂新建苗木专业合作社


  

  新建村属安砂水库移民村,原村名为罗丰,与清流县沙芜乡、余朋乡毗邻,,全村共有二十个自然村(小队)(大洋、罗丰、金竹凹、富强、西山、南星、贵竹平,冷水坑、际下坑、新际坑、李厝、麻旦、罗丰溪、龙头、洋地、木堂、新岭、水西坑、大岭尾、六龙下)大部分依九龙溪而居,1975年全村人口为1768人,耕地面积2478.99亩,安砂水库蓄水年,于1975年全村迁移至安砂香园里建村,取名为新建村,迁移后将原罗丰村人口划为现在的新建村、罗丰村、江后村、坑口村,全村大部分属客家后矞,



  本村积极挖掘客家传统文化,在2003年重新组建了由十三节组成的灯龙,每年在全村从初三舞到初五,热闹了节之气氛,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2004年元宵节,舞龙队还参加了三明市踩街活动和2005年元宵节永安市踩街活动。
]


  有一支五十余人,组成的业余秧歌队,二00四年参加市文体局、农业局举办的健身秧歌比赛获第二名,队员还代表市参加全省的秧歌比赛。
  从2003年以来村里每年举办春节游园活动和歌舞晚会及村级农民运动会 。  
  现村部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小舞厅、老年活动室等设施。

  二、安砂镇新建村村情与事记

  1、地理状况:
  新建村原村名为罗丰,原住地位于九龙溪中游,自然村(冷水坑)最高海拔577米,大队部距集镇所在地二十余华里,毗邻清流县的沙芜乡、余朋乡,辖区境内的九龙溪险滩重重,九龙(险滩)之中有六龙在辖区内,有木龙、长龙、三木龙、马龙、安龙、五伯龙,十八滩之中有沙洲滩、二龙滩、猴坟滩、黄检俐滩、洋地滩、罗丰滩、牛母滩、下寮滩、三孔滩。 辖区境内九龙溪支流,罗丰溪,源于清流,从银坑入境至罗丰溪自然村纳入九龙溪。  安砂至罗丰古道是永安通往清流、宁化、江西等地的交通要道。水路有商品货运,陆路是通商驿道。据镇志记载中国工农红军多次路过罗丰上清流宁化。全村二十个生产队有12个生产小队依溪而居,1974年全村人口为1768人,耕地面积2478.99亩,林地面积7万余亩。二十个生产队分别居住于大洋、罗丰、金竹凹、富强、西山、南星、建设、贵竹平,冷水坑、际下坑、新际坑、李厝、麻旦、罗丰溪、龙头、洋地、木堂、新岭、水西坑、大岭尾、六龙下等自然村。
  1970年安砂建设水电站,全村于一九七一年开始在政府指定的安砂香园俐移民安置点选址建房,移民安置点距集镇所在地1华里,位于集镇北面,与安砂、玲珑、小江坊、曹田村为邻,居住点含耕地总面积140公顷,海拔237米。
  1975年4月全村在库区水位线以下的12个自然村搬到新址居住,电站蓄水后原住地成为风光秀丽的“九龙湖”。

  2、政权沿革:
  ★ 据安砂镇志记载,清代宣统元年(1907)罗丰就有设保,民国23年(1934)罗丰设保到1949年,未期保长为陈茂盛、江传兴、陈玉传,设有保队副户1名,保丁2名。
  ★ 1950年1月全镇解放,4月成立罗丰农会,农会会长蔡金辉民兵队长王家仁,10月分田分地。
  ★1955年成立临时党支部,预备党员邱位盛主持支部工作,党员三人,设罗丰乡,陈土金任乡长,蔡金辉任农会会长。
  ★1957年正式成立罗丰乡党支部,党员六名,曾元春任书记,陈土金任乡长,18个自然村为互助组。
  ★1958年改制为罗丰管理区,曾元春任书记,刘富元任区长,18个自然村为农业合作社。
  ★1960年改制为罗丰大队,支部书记邱位高,大队长王土旺,支部党员15名,设17个生产小队。
  ★1961年至1963年支部书记陈土金,大队长邱位志。
  ★1964年至1975年支部书记王土旺,大队长邱位志。
  ★1976年成立新建大队党支部,新建大队管委会,支部书记、大队长王土旺,革命领导小组组长黄庭荣,设七个生产小队。
  ★1979年撤消革命领导小组,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土旺,新建大队管委会大队长李志久,设九个生产小队。
  ★1984年9月改制为新建村村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王土旺,村主任李志久。,设十个生产小队。
  ★1989年村委会进行全民投票选举,郑大其为村主任,党支部书记王土旺,连任至1993年
  ★1993年至1994年党支部书记郑大其,代理村主任邱加荣。
  ★1994年8月至1997年9月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郑大其。
  ★1997年10月村委会进行全民投票选举,村主任邱加荣、党支部书记郑大其。连任至2003年6月
  ★2003年6月村委会进行全民投票选举,村主任邱加恩、党支部书记邱加荣,支部党员36名,2006年连选连任。

  3、近代事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罗丰新际坑剿灭江瑞强土匪,罗丰民兵陈土金等参加。
  ★1950年1月全镇解放,4月成立罗丰农会,会长蔡金辉。
  ★1955年成立临时党支部,预备党员邱位盛主持支部工作,党员三人。
  ★1957年正式成立罗丰乡党支部,党员六名,曾元春任书记。
  ★1970年安砂建设水电站,全大队属淹地淹房的有12个小队,同年进行移民大动员,量房测地,组织成立移民工作队。
  ★1971年到香园俐选址建房,组织劳力开垦耕地,由各小队抽出人员成立企业队,
  ★1972年六龙下小队火烧房屋,全村化为灰烬,同年该小队二十余户入住安砂香园俐新址,属第一批移民。
  ★1975年4月,安砂水电厂蓄水发电,全村属第一批移民的大洋、罗丰、南星、建设、罗丰溪、龙头、洋地、木堂、新岭、水西坑、大岭尾生产队全部搬迁到安砂香园俐新址,同年改村名为新罗丰大队。洋地、罗丰溪部份合并为1队,水西坑大岭尾木堂合并为2队,罗丰、新岭合并为3队,南星、建设合并为4队,大洋、六龙下合并为5队,罗丰溪、龙头合并为6队,坑口大队小溪、曲丰合并为7队。
  ★1975年新罗丰小学建成并上课,教师六人,学生百余。
  ★1976年各小队开展农业学大寨,全村共开垦耕地928亩。
  ★1976年3月一方水开通流经我村。
  1978年将新罗丰大队更改为新建大队,大洋、六龙下分为5队、8队,洋地、罗丰溪部份分为1队、9队。
  ★1980年原有的第二批移民小队金竹凹、富强、西山、冷水坑、际下坑、迁往江后。新际坑、李厝、麻旦、贵竹平迁住青竹庵。
  ★1980年投入5万元引佛岭坑山泉水,使全村通上自来水。
  ★1983年罗丰、新岭分为3队、10队。全村共设十个生产小队。同年八月3队率先分田到户进行承包。
  ★1984年9月改制为新建村村民委员会,设10个村民小组,全村分田到户进行承包,三年不变。同年成立林业合作社,第一次进行林权改革。
  ★1984年建成安砂镇村级第一条1.4公里的柏油村道。
  ★1993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明星村”。
  ★1993年安砂程控电话入村,共装电话十余户。
  ★1994年开通有线电视网(镇级),装机280余户。
  ★1996年第一个新村点开始建设,18户建新房,形成二百米街道。
  ★2001年进行第二次进行林权改革,分山到户。
  ★2002年互联网入村装机2户。同年全镇第一个进行农网改造。
  ★2002年撤消新建小学,原小学并入安砂中心校。
  ★2003年村部搬迁到小学,设有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教学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较完善的村级办公场所。
  ★2003年至2004年投入百万元,建成全镇第一个实现全村村组水泥道路到户的村,(10公里)
  ★2003年组建村级舞龙队和秧歌队,同年被永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体育特色村”。
  ★2004年投入15万元,在龙头建成全镇第一个占地120平方,标准骨灰安放堂,和占地1000平方公墓区。
  ★2005年投入90万元,建成全镇最宽(6米)村主干水泥道路1.4公里。
  ★2006年被列入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投入十万元,建成全镇第一个在1.4公里村主干道,架设25盏9米高路灯的行政村。
  ———  有关资料摘自安砂镇志,王土旺口述,编稿邱加荣。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小陶镇上吉村

16年前   16939点

永安市大湖镇益溪村

18年前   22616点

奋进中的小陶镇八一村

18年前   36131点

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居委会

19年前   18433点
加载更多>>
2025 福建·永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