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规划:需要战略眼光
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来看,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始于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城市规划,要在统筹兼顾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城市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宽视野,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规划布局要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规划上大气、设计上适当超前、布局上科学合理。此外,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应,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
城市规划要有鲜明的个性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世界上的著名城市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往往是由于其设计能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来进行规划,从而凸显特色与个性。因此,挖掘、弘扬本地区的文化十分重要。有鉴于此,在城市规划中要努力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城市风貌和风格。
抓建设:需要精品意识
树立精品意识,重点要抓精品工程,坚持“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大但求佳”的原则。重点工程特别是对城市的形象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要着重考察项目的重要内涵,尤其是标志性的建筑、广场等要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要着重搞好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治污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还历史欠帐向适度超前、高水平配套完善转变,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起以绿化美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空气净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体系。保护好山水、树木、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迹,加强人文和生态景观建设,搞好大环境。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应注意发展城市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城市的发展应走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产业化的路子,建立与城市性质相适应的产业基地,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并使其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柱。应降低城市的门槛,增强城市吸纳能力,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加快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
抓经营:需要市场化手段
经营城市,就是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运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对城市的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实现城市资源有效配置及其效益的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逐步从以经营企业为主转向经营城市为主,通过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努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土地是城市潜力巨大的资本,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盘活土地资产,建立起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土地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建立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实施竞标出让,真正使土地收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做到以土地生财,以土地养城,同时,用市场经济手段广辟城建资金来源,逐步建立城市建设项目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其次,转变市政公用事业的经营机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管分开、管养分开的改革思路,逐步实现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建立起统一开放规范发展的新体系。
再次,应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建和谐安全、健康向上的城市人居环境,通过强化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市民的道德水平;通过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形成支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